概况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历任领导
领导班子
机构设置
学院黄页
党建
党建风采
师资
人才队伍
研究所成员
退休返聘高级专家
兼聘教师
支撑队伍
教师主页检索
招生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国际生招生
品牌项目
师生风采
学生活动
学科
“双一流”建设学科
研究平台
研究进展
合作
国内合作
国际合作
校友
校友活动
校友风采
校友捐赠
招聘
教师招聘
博士后招聘
员工招聘
概况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历任领导
领导班子
机构设置
学院黄页
党建
党建风采
师资
人才队伍
研究所成员
退休返聘高级专家
兼聘教师
支撑队伍
教师主页检索
招生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国际生招生
品牌项目
师生风采
学生活动
学科
“双一流”建设学科
研究平台
研究进展
合作
国内合作
国际合作
校友
校友活动
校友风采
校友捐赠
招聘
教师招聘
博士后招聘
员工招聘
学科
“双一流”建设学科
研究平台
研究进展
首页
学科
研究进展
生命科学学院余路阳团队联合高分子系高长有、朱旸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文研发一种干细胞功能性心脏补片用于治疗急性心梗
2024-10-25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文网
心肌梗塞(MI)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给社会带来重大的经济负担。目前临床治疗方法较局限,无法解决不可逆的心肌坏死和心脏功能下降。因此,新的治疗策略亟需开发。近年来以胚胎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为代表的MI干细胞治疗发展迅速,主要是针对损伤和死亡的心肌细胞进行替代补充。虽然这一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移植后的心肌细胞分化程度不一、低整合率、低存活率和被修复心脏的电生理、机械功能异常等都带来了一系列挑战,此外...
生命科学学院易文/朱强团队开发高效标记和鉴定核心岩藻糖基化的新策略
2024-09-19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文网
近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易文/朱强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JAC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Chemoenzymatic Labeling, Detection and Profiling of Core Fucosylation in Live Cell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糖基转移酶GALT-1的高度特异性以及对改造底物非天然糖核苷酸的适配性,实现了对核心岩藻糖基化修饰的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标记、荧光成像、富集和大规模鉴定等多功能的检测。核心岩藻糖基化是指α1,6-岩藻糖(fucose)附着在N-聚糖最内层...
生命科学学院周艳课题组在Cell Research上联合发文揭示病原菌鞭毛马达旋转方向转换的分子机制
2024-08-29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文网
2024年8月23日,我院周艳课题组和生研院朱永群课题组联合在Cell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 “Structural basis of the bacterial flagellar motor rotational switching”的研究论文,通过构建激活型趋化因子蛋白CheY突变体,纯化来源于病原菌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的内源性的、含方向开关复合物胞质环(C ring)的鞭毛马达颗粒,解析了分别处于逆时针和顺时针旋转方向中的、完整的鞭毛马达-接头装置复合物的...
浙江大学方盛国团队在PNAS发文揭示大熊猫隔离种群的进化历史并提出物种保护新策略
2024-08-27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文网
全新世以来,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和环境污染等人类活动,导致野生动物栖息地严重丧失和破碎化,形成了大量隔离小种群,致使物种濒临灭绝的边缘。因此,揭示物种破碎隔离种群的历史,阐明野生和圈养小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化潜力以及环境适应的遗传基础,提出物种的科学保护策略,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意义。2024年8月26日,浙江大学方盛国教授课题组联合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
生命科学学院吕镇梅课题组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发文揭示新污染物三氯生的起始降解分子机制
2024-07-22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文网
近年来,水环境中新污染物大量排放,对水生生物和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威胁,其治理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三氯生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抗菌剂类新污染物,广泛分布于各种水环境中,且残留的三氯生不易被降解,危害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目前,三氯生的微生物分解代谢机制尚未被解析,研究三氯生的微生物分解代谢及酶学催化机制,对去除其在环境中的污染具有重要意义。2024年7月16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吕镇梅教授团队在美...
生命科学学院蒋明凯团队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封面文章系统检验陆面过程模型中碳磷交互关系的模拟机制
2024-07-04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文网
陆面过程模型是模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工具,可用于评估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和碳循环的影响,为制定气候变化应对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磷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元素,是影响陆地植被生产力的关键因素之一。磷循环的模型表达是陆面过程模型研发的热点之一,但是相关模拟结果尚未得到检验,由此导致预测陆地碳汇相应气候变化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2024年7月3日Science Advances在线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了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
生命科学学院易文团队发现人胚胎干细胞多能性的关键调控因子
2024-06-28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文网
目前普遍认为,人胚胎干细胞(hESCs)存在两种不同的多能性状态,即原始态(naive)和始发态(primed)。naive 状态的干细胞类似于胚胎植入前的外胚层,具有最高的发育潜能。primed 状态的干细胞类似于植入后的外胚层,在发育阶段比naïve干细胞较晚,多能性相对较低。这两种状态的干细胞在形态、克隆形成能力、信号通路、表观遗传特征和代谢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因此探索不同状态干细胞的稳态维持、分化以及相互转化的分子机制在发...
生命科学学院赵烨课题组在mBio发文揭示一种参与微生物环境适应性的新型转录因子
2024-06-27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文网
微生物需要在基因转录水平上对环境变化做出响应,这对于它们在能量利用、毒力调控、进化方向乃至于工业应用上都至关重要。葡萄糖是大肠杆菌的首选碳源。早期开展的诸多关于大肠杆菌在缺乏葡萄糖生长环境中的研究表明,细胞内信号分子cAMP的水平升高能够激活cAMP受体蛋白(cAMP receptor protein,CRP)与靶标DNA的结合,不仅能调节超过7%的全局基因转录水平,还能使细菌转而利用其他非葡萄糖的碳源作为能量来源,这一现象也被称为...
每页
8
记录
总共
264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4
/
33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