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历任领导
领导班子
机构设置
学院黄页
党建
党建风采
师资
人才队伍
研究所成员
退休返聘高级专家
兼聘教师
支撑队伍
教师主页检索
招生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国际生招生
品牌项目
师生风采
学生活动
学科
“双一流”建设学科
研究平台
研究进展
合作
国内合作
国际合作
校友
校友活动
校友风采
校友捐赠
招聘
教师招聘
博士后招聘
员工招聘
概况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历任领导
领导班子
机构设置
学院黄页
党建
党建风采
师资
人才队伍
研究所成员
退休返聘高级专家
兼聘教师
支撑队伍
教师主页检索
招生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国际生招生
品牌项目
师生风采
学生活动
学科
“双一流”建设学科
研究平台
研究进展
合作
国内合作
国际合作
校友
校友活动
校友风采
校友捐赠
招聘
教师招聘
博士后招聘
员工招聘
学科
“双一流”建设学科
研究平台
研究进展
首页
学科
研究进展
生命科学学院陈景华研究员与合作者在Advanced Science发文揭示首个海洋光异养细菌光系统RC-LH1复合体的冷冻电镜结构
2025-04-11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文网
好氧不产氧光能异养细菌(Aerobic Anoxygenic Phototrophs, AAPB)是一类能够在有氧条件下进行不产氧光合作用的特殊微生物类群,该类群通过整合光反应中心与好氧呼吸链,实现了光能与化学能的双重利用。这种“混合营养”代谢策略,不仅代表了大氧化事件后微生物应对生境氧化还原环境剧烈波动的适应性进化,更暗示了早期光合作用系统从厌氧到好氧环境的功能跃迁路径。然而,人们对于AAPB如何实现光能高效捕集与能量转化等仍知之甚少...
生命科学学院高海春教授和陈景华研究员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发文揭示一种异源细菌储铁蛋白的结构及其进化适应性
2025-04-09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文网
铁在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其过量会引发自由基损伤,威胁细胞生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微生物通过铁蛋白家族的成员精确调控细胞内铁的浓度,避免铁引发的氧化应激。铁储存蛋白(Bfr)作为细菌中重要的铁调节分子,能够以同源(homo-Bfr)或异源(hetero-Bfr)二十四聚体形式存在。虽然同源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已有大量研究,但异二聚体铁蛋白的研究却相对较少。该研究通过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Shewanella onei...
生命科学学院丁平教授团队在PNAS发文揭示小体型和扩散能力强的食果鸟类是片段化森林的潜在功能连接者
2025-02-14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文网
生境片段化正在深刻改变生物群落结构。在森林经历片段化的进程中,物种的性状不仅影响其对生境片段化的适应能力,还决定了其在维持生态系统功能中的作用。食果和种子传播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生态过程,对于维持斑块之间的功能连通性至关重要。然而,食果动物的分布往往受到其体型和扩散能力的制约,这直接影响食果互作网络结构及其在景观尺度种子传播的贡献。因此,在土地利用变化加剧的全球背景下,厘清生境片段化、食果动物群落...
生命科学学院卢建平课题组在Communications biology发文揭示调控植物病原真菌碳源利用的新机制
2025-02-12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文网
生物利用包括葡萄糖在内的各种糖类和脂肪作为碳源和能量的来源。根据被利用的顺序,碳源可以分为优先利用碳源(如葡萄糖)和非优先利用碳源。碳分解代谢物阻遏(carbon catabolite repression,CCR)是调控碳源利用顺序的一种机制。稻瘟菌(Magnaporthe oryzae)是一种引起水稻严重病害的真菌。在侵染前,稻瘟菌利用自身储存的脂滴、海藻糖和糖原等碳源;在侵染后,稻瘟菌经过活体营养和死体营养2个阶段,分别利用不同类型的植物碳...
生命科学学院程磊团队构建一新的理论模型并揭示全球β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关键预测因子
2025-02-12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文网
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分布格局及其驱动机制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理解该问题的关键之一在于解析不同环境梯度下β多样性变化规律与机制。β多样性描述了不同地点间物种组成的差别,常用以表征群落中物种组成沿着环境梯度的差异与更替。一些观察数据显示,木本植物的β多样性在全球尺度下随纬度的增长而呈现出下降趋势,如何在理论上揭示这一趋势背后的可能机制是当前生态与进化领域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2025年1月27日,浙江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刘建祥团队在水稻高温抗性分子机制研究与种质创新领域取得新进展
2025-01-17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文网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平均温度每升高1℃将导致粮食作物产量损失6%-7%。此外,全球变暖引起的极端高温严重限制了植物生长和作物增产,造成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大幅减产,品质下降。当我们去海滩度假,首先想到的是凃防晒霜,避免高温和紫外线的损伤,那么植物在高温下是如何保护自己的呢?2025年1月14日,浙江大学生科院刘建祥课题组在Nature Genetics上发表题为“The NAT1–bHLH110–CER1/CER1L module regulates heat stres...
生命科学学院金勇丰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发文开发一种通用型mRNA抗肿瘤疫苗策略
2025-01-08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文网
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带来的灾难和并发症令人记忆犹新,但令人意外的是,一些肿瘤患者在感染新冠后,肿瘤反而缩小甚至消失。早在19世纪末,纽约外科医生威廉·科利便发现,一位颈部肿瘤患者在感染严重的细菌性皮肤疾病后神奇自愈,这一现象被称之为“癌症自发消退”。事实上,几个世纪以来,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的癌症自发消退现象屡见不鲜。更有趣的是,部分患者尽管没有感染病毒,但在接种疫苗后仍然出现了肿瘤自发消退的...
生命科学学院毛传澡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文揭示植物根构型重要调控因子及生长素转运体PIN2细胞膜极性分布的分子机理
2025-01-07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文网
近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毛传澡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 root system architecture regulator modulates OsPIN2 polar localization in ric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克隆了水稻根构型重要调控因子OsGLS1,揭示了OsGLS1调控生长素转运体OsPIN2极性分布的新机制,阐明了OsGLS1调控水稻根构型和养分吸收效率的分子机理,为作物养分高效的根系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基因资源。良好的根系构型对于作物高效...
每页
8
记录
总共
277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3
/
35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