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定位于探索国际前沿生态学问题,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服务生态型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学科的目标,是在整体水平迈入世界一流行列,为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与技术支撑。
适时成果转化,服务于社会,是学科一直坚守的发展理念。学科在社会服务方面取得了以下突出成就:
(1)方盛国教授团队在解决了扬子鳄种群的高畸形率和夏季极端高温致死等问题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基因分析技术,将浙江扬子鳄从11条繁育扩大至5739条,并首次完成了浙江扬子鳄放归野外(2012年4月15日CCTV1实况新闻报道)和局域性重建野生种群的国家任务。同时,在解决了朱鹮低受精率、低幼雏成活率和低放归成活率等问题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基因分析技术和繁育技术,将浙江朱鹮从10只繁育扩大至216只,首次实现了浙江朱鹮放归野外(2014年11月12日CCTV1实况新闻报道)和局域性重建野生种群的国家目标。
(2)陈欣教授团队揭示了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可持续维持的生态学机理,采取保护与提升途径,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效益。有力地推动“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全面提升,并建立“稻鱼共生博物园”。
(3)严力蛟团队编制完成的《浙江安吉“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是我国第一个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作品,在红色革命老区==贵州遵义枫香镇花茂村的生态规划,更是以“花茂脱贫记”为题,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花茂村时感叹:“怪不得大家都来,在这里找到乡愁了”。
(4)傅承新教授团队通过建立三叶青植物高遗传品质和高药用成分种苗的组织培养方法和人工快繁技术,支撑企业建立了三叶青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