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介绍

浙江大学生态学科1983年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1年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15年学科负责人方盛国教授当选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生态学科评议组成员,同年,浙江大学将生态学科列入“高峰学科建设计划”。

    浙江大学生态学从1932年贝时璋先生发现海洋卤虫在极端生境条件下出现中间性个体,到目前研究卤虫、螯肢动物、深海热液口虾蟹等无脊椎动物,以及水稻和大豆等农作物在逆境条件下的环境适应性进化机制;从1936年竺可桢校长研究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变迁,到目前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下自然与农业生态系统生物之间的互惠效应、落叶林关键植物类群的物种形成机制、群落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机制、高效-低污染生态系统的管理模式;从1937年谈家桢先生研究实验进化学,到目前开展濒危动植物拯救工程研究等,80余载科学探索,求是创新精神代代相传。

近年来,学科在深入开展学术调研的基础上,凝练出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开展深度的攻关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相继在《自然-气候变化》、《自然-结构分子生物学》、《自然-通讯》、《美国科学院院刊》、《细胞研究》、《植物细胞》、《分子生物学与进化》、《生态学》、《分子生态学》、《动物生态学》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成果。多年的耕耘,浙江大学生态学科的学术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

适时成果转化,服务于社会,是学科一直坚守的发展理念:

学科通过解决扬子鳄高畸形率、极端高温致死和核心种群构建等问题,首次完成了浙江扬子鳄放归野外和重建野生种群的国家任务。同时,通过解决朱鹮低受精率、低幼雏成活率和低放归成活率等问题,首次实现了浙江朱鹮放归野外和重建野生种群的国家目标。

通过揭示稻鱼共生系统可持续维持的生态学机理,有力地推动“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成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并建立“稻鱼共生博物园”。而编制完成的《浙江安吉“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是我国第一个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作品,在红色革命老区==贵州遵义枫香镇花茂村的生态规划,更是以“花茂脱贫记”为题,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201561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花茂村时感叹:“怪不得大家都来,在这里找到乡愁了”。

通过将生态学原理与中国特色山水文化相结合并采纳先进技术,策划了我国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杭州西溪湿地)和首批城市湿地公园(绍兴镜湖湿地),而西湖西进的规划为西湖成功申遗做出了贡献。

通过对千岛湖生物多样性的监测与研究,编制了淳安县生物多样性与湿地保护规划,并为千岛湖林相改造提供了决策咨询。同时,对古田山生物多样性的系统监测与研究成果,推动其成功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通过三叶青植物高遗传品质和高药用成分种苗的组织培养方法和人工快繁技术,支撑企业建立了三叶青生产基地。建成世界一流学科,推进国际一流师资队伍建设,是浙江大学生态学科的目标和努力方向。

在动物生态学方向,以鸟类等动物类群为对象,开展物种共存机制和群落聚群规律的研究,以蚜虫为对象,开展农田虫害微进化研究,以大熊猫、朱鹮和扬子鳄为对象,开展近交衰退与行为生态习性的分子机制研究等,以卤虫休眠胚胎、深海热液口虾蟹及其共生菌为对象,开展逆境条件下的休眠机制、环境适应性机制和协同共生机制的研究,在濒危动物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程领域,创建新技术、提出新理论。

    在植物生态学方向,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为对象,开展群落构建与丧失机制、聚群规律等科学问题的研究,以银杏、八角莲和东亚植物区系为对象,探究濒危植物的进化历史和小种群的形成机理,提出新理论,建立新技术。

在生态系统生态学方向,以农田生物为对象,研究生物种间互惠和个体互作的机理与生态学效应机制,探索环境变化与植物生态代谢变化的规律,研究微生物调控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反馈机制,创建学科领域的新方法、提出新理论,为国家生态安全与绿色农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在发展生态学方向,通过探索“高效-低污染”生态系统的管理模式,揭示利用多样性配置提高处理效率、减排温室气体和减轻大气雾霾挥发源原理,提出新理论、建立新技术。

在微生物生态学方向,通过发掘杀虫微生物、有机污染物降解微生物、海洋和极端环境微生物的基因资源,阐明不同类型微生物适应寄主及其环境的分子遗传学机制,并利用基因资源,开展分子定向育种和构建高品质靶向功能的工程菌株,在学科领域发掘新资源、建立新技术、提出新理论,为我国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浙江大学生态学科将充分发挥人才与特色研究方向优势,加强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积极服务国家和行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向着2030年迈进世界一流学科行列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