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微生物的世界”――生科青志“生命环境大讲堂”活动举办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5-04浏览次数:869

为践行发扬志愿服务精神,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培养热爱探索的科学精神, 52日,生命科学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带领志愿者前往浙江自然博物馆开展了以“走进微生物的世界”为主题的“生命环境大讲堂”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浙江自然博物馆前身是西湖博物馆,始建于1929年,1984年独立建制。该馆面积近8000平方米,是中国创办的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之一,也是浙江省唯一以生命科学、地球科学标本收藏研究以及展示为主要业务活动的省级博物馆。

为充分展现浙大学子的风貌,把志愿服务工作做的更好,在与博物馆取得联系后,志愿者们提前做起了准备,从讨论命题、细致分工,到提交任务成果、实况演练,一丝也不马虎,为后续顺利的讲演铺好道路。本次博物馆活动的场地从四楼的科普教室移动到了一楼的大厅,志愿者们又加入许多互动环节来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上午九点,到达目的地后,志愿者们就开始了准备工作。志愿者们通过博物馆的馆内广播告知前来参观的人员这一消息,许多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来参加了此次活动。十点半讲演正式开始。首先志愿者用一段动画引入,吸引住了小朋友们的注意力。志愿者利用这段视频告诉大家什么是微生物,接着,志愿者利用幻灯片的动画图片引出微生物的代表——细菌。然后,通过细菌的形态分类——球菌、杆菌、螺旋菌。参加活动的小朋友们对此充满了好奇。志愿者告诉大家细菌大都通过二分裂产生,通过与人类的类比,更加生动的讲述了细菌的产生方式。“那么,是不是细菌只有坏处呢?”志愿者告诉大家不是这样的,“微生物还能帮助大家制作出美味的食物呢!比如说馒头,酸奶等等”。接着,志愿者向小朋友们介绍了观察微生物的仪器——显微镜。那么,显微镜是谁发明的呢?配合图片,志愿者给小朋友生动地讲述了列文虎克的故事。最后的提问环节中,为了调动小朋友的积极性,志愿者们提前准备了小奖品,问题的难度也设置的不高。小朋友们对提问的问题都十分的感兴趣,齐刷刷地举起了小手,踊跃地回答问题。

通过此次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不仅了解了如何将科学知识以有趣地的科普形式传递给大众,锻炼自己的协调沟通能力,还增强了志愿服务精神,实现了自身的社会价值,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与主人翁意识,也更深刻地理解了校训的求是精神。

 

撰稿/摄影:邹嫱嫔、谢染秋

生命科学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

2016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