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历任领导
领导班子
机构设置
学院黄页
党建
党建风采
师资
人才队伍
研究所成员
退休返聘高级专家
兼聘教师
支撑队伍
教师主页检索
招生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国际生招生
品牌项目
师生风采
学生活动
学科
“双一流”建设学科
研究平台
研究进展
合作
国内合作
国际合作
校友
校友活动
校友风采
校友捐赠
招聘
教师招聘
博士后招聘
员工招聘
概况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历任领导
领导班子
机构设置
学院黄页
党建
党建风采
师资
人才队伍
研究所成员
退休返聘高级专家
兼聘教师
支撑队伍
教师主页检索
招生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国际生招生
品牌项目
师生风采
学生活动
学科
“双一流”建设学科
研究平台
研究进展
合作
国内合作
国际合作
校友
校友活动
校友风采
校友捐赠
招聘
教师招聘
博士后招聘
员工招聘
学科
“双一流”建设学科
研究平台
研究进展
首页
学科
研究进展
植物所周明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发文合作揭示植物组织特异性DNA甲基化模式产生的遗传基础
2022-01-13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办公网
近日植物所周明课题组和美国Salk生物研究所Julie Law课题组合作完成的题为The CLASSY family controls tissue-specific DNA methylation patterns in Arabidopsis的研究论文,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一个成熟的个体拥有同一套基因组,却能发育成不同类型的细胞、组织和器官,表观遗传修饰模式被认为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是一类发生在胞嘧啶5号位碳原子上、可稳定遗传的表观修饰,在动、植物基因...
生态所邱英雄团队在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发文解析菱角的起源和驯化
2021-12-09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办公网
长江流域是我国农业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不仅是水稻的起源中心,也是江南“水八仙”的主要产区。“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鸾翔。荡舟游女满中央,采菱不顾马上郎。”、“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这些古人所作的诗词总能让人联想到秋日里江南女子采菱挖藕的唯美画面。菱角作为“水八仙”之一,早在南宋时期就已成为江南地区的主粮之一,仅太湖地区就形成了包括“乌菱”、“南湖菱”在内的20余个栽培品...
生态所丁平教授课题组在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s上发表论文
2021-11-29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办公网
栖息地片段化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最主要因素之一,身体大小是影响各种动物类群生活史特征、种内和种间关系等生态过程的重要的形态学特征,身体大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差异是动物普遍存在的环境适应结局。与大陆种群相比,许多动物类群的岛屿种群在形态及身体大小上会出现非常显著的变化。丁平教授课题组基于“岛屿规律”和动物形态快速进化等研究背景,以千岛湖片段化栖息地为研究平台,开展人类活动造成片段化栖息地中动物身体大...
陈伟乐研究团队在PNAS发文揭示植物根系功能性状关联性的遗传基础
2021-11-22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办公网
生态学家通过分析不同植物在根系资源投资和收益上的权衡关系(trade-off),提出了根系经济学谱(root economics spectrum)的理论假设,即有些植物种的吸收根较细,构建成本低,有助于快速进行养分吸收,但根寿命较短;而有些植物种的吸收根较粗,构建成本高,养分获取较慢,但根的寿命较长。“根系经济学谱”理论反映了不同的根系性状之间存在关联性,而这种关联性有助于植物种对局地环境进行适应。“根系经济学谱”...
植物所郑绍建团队在Cell Research发表论文阐明AtALMT1介导的铝激活苹果酸转运的分子机理
2021-11-22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办公网
2021年11月19日,浙江大学郭江涛、杨巍和郑绍建三个实验室组成的合作团队在Cell Research上在线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Basis of ALMT1-Mediated Aluminum Resistance in Arabidopsis的研究论文(链接),解析了拟南芥ALMT1通道蛋白(AtALMT1)多种状态下的三维结构,结合电生理实验、分子动力学模拟和拟南芥体内实验,阐明了AtALMT1介导的铝激活苹果酸转运的分子机理。全世界约有30-40%的可耕地和50%的...
易文教授课题组在Angew. Chem. Int. Ed发文开发了一种新的化学工具来研究O-糖基化修饰的生理功能
2021-10-09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办公网
2021年9月30日,生命科学学院生化所易文教授课题组在化学类权威期刊Angew. Chem. Int. Ed《德国应用化学》上发表了题为 “One-step enzymatic labeling reveals a critical role of O-GlcNAcylation in cell-cycle progression and DNA damage response” 的研究论文。该工作开发和应用了一种新的化学工具来研究O-糖基化修饰的生理功能。O-GlcNAc糖基化修饰是N-乙酰葡糖胺共价连接到蛋白质的丝氨酸或...
植物所刘建祥课题组在Trends in Plant Science综述生物钟在热形态建成中的重要作用
2021-08-16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办公网
全球变暖对于植物生态系统以及作物产量具有重大影响,而植物通过生理以及发育的变化响应外界环境温度的升高。在温和高温条件下,植物的下胚轴以及叶柄伸长,叶子偏下性生长,提早开花等过程统称热形态建成。生物钟是内部计时器,确保植物在各种环境中的生长、发育和适应性。那么温度升高后生物钟如何调控植物生长呢?8月14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所刘建祥课题组在Cell子刊Trends in Plant Science发表“Timing to grow: role...
微生物所方卫国教授实验室PLoS Biology发文报告真菌致病新机制
2021-08-06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办公网
病原真菌在致病寄主的过程中,会碰到多种不同的微环境,当前人们对真菌微环境响应机制的认识较为肤浅。罗伯茨绿僵菌是研究真菌感染昆虫的一个模式,它在致病昆虫的过程中,需要先后适应两个迥异的微环境:昆虫体壁和昆虫的血腔。在昆虫体壁上,该真菌穿透寄主体壁的机制与一些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如稻瘟病菌)的致病机制类似,而在昆虫血腔中,它抵御寄主免疫的机制与人类病原真菌的类似。因此,研究罗伯茨绿僵菌的致病机制不但能...
每页
8
记录
总共
274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6
/
35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