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历任领导
领导班子
机构设置
学院黄页
党建
党建风采
师资
人才队伍
研究所成员
退休返聘高级专家
兼聘教师
支撑队伍
教师主页检索
招生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国际生招生
品牌项目
师生风采
学生活动
学科
“双一流”建设学科
研究平台
研究进展
合作
国内合作
国际合作
校友
校友活动
校友风采
校友捐赠
招聘
教师招聘
博士后招聘
员工招聘
概况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历任领导
领导班子
机构设置
学院黄页
党建
党建风采
师资
人才队伍
研究所成员
退休返聘高级专家
兼聘教师
支撑队伍
教师主页检索
招生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国际生招生
品牌项目
师生风采
学生活动
学科
“双一流”建设学科
研究平台
研究进展
合作
国内合作
国际合作
校友
校友活动
校友风采
校友捐赠
招聘
教师招聘
博士后招聘
员工招聘
学科
“双一流”建设学科
研究平台
研究进展
首页
学科
研究进展
生态所黄建国教授团队在Global Change Biology发文揭示驱动北半球针叶林春季物候变化的关键热临界点
2022-12-07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办公网
2022年11月30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黄建国教授团队在生态学领域顶级期刊Global Change Biology上发表研究论文“A critical thermal transition driving spring phenology of Northern Hemisphere conifers”。该研究揭示了北半球针叶林春季物候的提前存在温度临界点,高于温度临界点时春季物候中的木质部物候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程度显著下降;并揭示北半球针叶林物候存在冷、暖两种热生态位分化,分别受到年均温(MAT)和春季积温...
浙江大学林爱福等多团队联合开发基于免疫检查点分子翻译后修饰的新型多肽类抗肿瘤先导药物
2022-11-22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办公网
近年来兴起的以PD-1/PD-L1抑制剂为典型代表的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在肿瘤治疗中取得重要进展。然而,由于抗肿瘤免疫调控的个体异质性和高度复杂性,目前批准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只对少部分患者有效,在绝大多数未经挑选的实体瘤中,单独使用PD-1或PD-L1抑制剂的有效率只有10%-30%,相关疗法普遍存在部分患者响应率低、治疗场景受限等瓶颈。深入揭示并阐明相关肿瘤免疫检查点分子调控机制和肿瘤免疫逃逸机制,或将为肿瘤病患带来新的希...
微生物所方卫国课题组在PNAS发文报道绿僵菌抗汞胁迫机制
2022-11-18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办公网
绿僵菌有广泛的生态位,是研究真菌环境适应性进化的代表性材料之一。近年来,方卫国课题组系统研究了基因水平转移在绿僵菌适应性进化中的作用。2019年,该课题组发表在PNAS的文章报道(https://doi.org/10.1073/pnas.1816430116),罗伯茨绿僵菌通过基因水平转移共获得了18个基因,并由此发现了绿僵菌成为昆虫病原真菌的必要毒力进化事件。近期,该课题组分析了一个也是通过基因水平转移获得的甲基汞去甲基酶基因Mmd和一个通过垂直...
生科院毛传澡与王智烨课题组合作在PCE发文总结水稻耐受低磷胁迫的分子机制及遗传改良
2022-10-26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办公网
磷(P)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须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植物优先以磷酸盐(Pi)的形式吸收磷,但磷溶解度低,移动性差,且易固定在土壤中。因此,土壤缺磷成为限制农作物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为应对低磷土壤环境,植物进化出了一系列的适应性机制,以提高磷的获取和利用效率。全面解析作物感知、吸收、转运、利用磷素的分子调控机制,将为培育养分高效作物新品种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近日,浙江大学毛传澡课题组联合王智烨课题组在国际知...
生科院周如鸿教授和田兵教授在Advanced Science发文首次发现纳米塑料在作物果实中的积累
2022-10-26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办公网
塑料的过度使用既造成了全球性的资源浪费,也对海洋、湖泊和土壤等的生态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引发了人们对于纳米塑料从污染物中迁移至食物以及引发健康风险的担忧。前期研究已经发现了在太阳光辐射和生物降解等外界条件作用下环境中的塑料逐步分解成纳米塑料(1~100 nm)的途径。同时也有研究发现植物(包括粮食作物)的根系能吸收纳米塑料,并在根、茎、叶等部位累积,造成食物链的污染。然而,对于在纳米塑料污染的土壤中种植的...
生科院陈才勇团队在Nature发文揭示一个新的细胞内血红素伴侣蛋白HRG-9
2022-10-20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办公网
血红素(heme)是一类含有铁离子的卟啉化合物。它除了在血红蛋白中负责结合氧气外,还是肌红蛋白、细胞色素、细胞色素P450、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等多种蛋白的辅因子,并且参与调控基因表达、miRNA加工、昼夜节律等过程。细胞内的血红素来源于合成部位线粒体或吸收部位细胞膜,而需要血红素的蛋白广泛分布于各个亚细胞部位,游离态血红素具有疏水性和细胞毒性,因此细胞需要依赖特定的转运蛋白来运输和利用血红素【1,2】。2022年...
生科院陈才勇团队在Blood上发文揭示红细胞铁代谢重要调控机制
2022-09-09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办公网
红细胞是人体数量最多的一类细胞,其在成熟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铁离子以用于合成血红素和血红蛋白。转铁蛋白(Tf)循环是红细胞以及其它很多类型细胞吸收铁离子的主要通路。在Tf循环中,细胞膜上的转铁蛋白受体(Tfrc)结合带铁的Tf后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释放铁离子,然后Tf-Tfrc复合体通过再循环内体回到细胞膜,因此该循环涉及Tfrc在细胞膜、初级内体和再循环内体之间的反复循环。为了快速吸收铁离子,红细胞在终末分化阶段不...
植物所刘建祥课题组在New Phytologist发文揭示生物钟基因调控环境温度与植物生长的耦合机制
2022-08-31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办公网
全球气候变暖和极端高温严重威胁着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为响应外界温度的变化,植物进化出复杂的生物钟系统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及新陈代谢,然而生物钟相关基因如何协调环境温度和植物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仍知之甚少。近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建祥课题组在New Phytologist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 competition-attenuation mechanism modulates thermoresponsive growth at warm temperatures in plants的研究论文...
每页
8
记录
总共
270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2
/
34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