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程生物学联合研究中心成功举办“From Genes to Crops”学术研讨会

来源: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办公网 时间:2025-05-16 阅读量:10

513日至14日,由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程生物学联合研究中心主办的From Genes to Crops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求是书院成功举行。本次会议召集人为浙江大学讲席教授James Whelan院士和生命科学学院工程生物学中心主任寿惠霞教授,参会者包括中国和澳大利亚等国植物线粒体功能、植物逆境和次生代谢物等领域的众多重要科学家参会。会议围绕可持续农业发展与食品品质提升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副院长吴健教授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强调了国际合作在应对全球粮食安全挑战中的关键作用,并期待通过跨学科融合推动农业技术创新。

研讨会上,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Tony Bacic教授作题为《From gut to paddock: reinventing the food supply chain》的主题演讲,从全球视角剖析食品质量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他指出,过度依赖高度加工食品的饮食模式加剧了肥胖症、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等非传染性疾病的流行,呼吁通过作物营养强化与膳食结构调整改善公共健康。

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Mat Lewsey教授、西澳大学Monica Murcha、南京农业大学张舒群教授和郑录庆教授、南开大学李磊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王旭教授、福建农林大学刘圆圆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王璐研究员、浙江大学毛传澡教授和丁忠杰研究员等分别作学术报告。研讨会的报告内容涵盖水稻、大豆、大麦、茶叶及工业大麻等多种作物的前沿研究,聚焦植物宏量与微量营养元素的生物强化、抗逆性及产量提升等农艺性状优化策略。与会学者展示了多组学技术(如表观遗传学、单细胞空间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与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的深度融合,揭示作物基因调控网络,为精准育种提供新思路。

工程生物学中心博士后贺存满、朱艳乔、李杰及多位研究生汇报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在座专家学者的针对性反馈,为年轻科研人员拓宽视野及跨领域合作搭建了桥梁。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参观了工程生物学中心在国际校区的实验室及鹃湖国际科技园的植物表型组学平台。

 

此次会议不仅促进了中澳科研机构在植物科学领域的深度协作,更深化了在应对全球粮食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挑战的国际合作。未来,工程生物学中心将持续打造高水平创新学术平台,围绕作物营养强化和智能育种等方向联合攻关,推动农业科技领域的国际产学研融合。


 

工程生物学联合研究中心

2025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