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3日,浙江大学癌症研究院“肿瘤耐药与免疫研究”团队在紫金港召开了2022年度学术研讨会。团队成员就今年4月获浙江大学癌症研究院项目资助以来所取得的一些重要学术进展和成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
会议初始,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周如鸿教授就团队半年多来所取得成果进行了简单总结,对各位骨干成员对团队所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也对成员们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祝贺。
随后,团队成员就各自研究内容做主题报告,并与参会师生开展了深入的交流。团队成员易文教授先做了“Arginine demethylation: a new paradigm in regulating p53 homeostasis”的分享。蛋白的甲基化调控对蛋白折叠、DNA损伤响应、细胞免疫等生物学过程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参与非组蛋白去甲基化过程的酶却一直未能发现。通过前期TCGA数据库分析,易文老师团队首次发现了可能参与该过程的去甲基化酶,并发现该酶参与了抑癌基因p53的多聚化,从而影响细胞内的基因转录,进而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赵烨教授围绕“基因组稳定性维持机制”研究进行了多维度介绍,从不同模式生物、不同研究手段探讨了DNA损伤修复相关蛋白尤其是DNA聚合酶保真性与基因组稳定性维持及其与肿瘤耐药之间的相关性。随后,田兵教授带来了“多聚磷酸盐与DNA损伤响应”的介绍,虽然多聚磷酸盐被称为“生命的活化石”,但近些年的研究发现它在应激颗粒形成、蛋白质正确折叠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和很多疾病的发生有关。田兵教授团队运用化学生物学等研究手段,鉴定了多聚磷酸盐合成关键酶及其在氧化应激等胁迫下的重要作用。最后,陈才勇教授做了有关“血红素代谢和红细胞发育”的主题报告。陈老师团队经过系统性的研究发现了一个血红素分子伴侣家族,其成员HRG-9、HRG-10和TANGO2把血红素转运出血红素贮存部位或合成部位,以供给其它亚细胞部位利用。
每个报告结束后,现场的老师生都会从不同的专业角度对课题的一些结果进行充分的讨论和交流,气氛十分热烈。团队老师们还对课题的后续工作开展提出了非常好的意见和建议,也进一步碰撞出了深入合作的火花。华跃进教授表示,此次学术研讨会很好地促进了“肿瘤耐药与免疫研究”团队的地深入交流,十分必要也需要持续开展。同时,他也鼓励团队成员充分利用团队内的学科交叉优势,加强合作,争取获得更多突破性进展,进一步提升团队在领域内的学术影响力。
浙江大学癌症研究院“肿瘤耐药与免疫研究”团队于2022年4月成立,项目负责人为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求是讲席”教授周如鸿,项目首席科学家为“求是特聘”、教育部“长江学者”华跃进,团队骨干成员由生命科学学院10名教授组成。
生命科学学院
2022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