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所于明坚教授实验室在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s上发表论文

来源: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办公网 时间:2021-05-08 阅读量:673


了解生境片段化后长期的群落构建轨迹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现实世界中,由于干扰发生时间的不同以及初始条件的异质性,片段化生境和连续生境内的群落构建的比较研究受到极大的限制。本研究以一种新颖的方式克服了这些困难。1959年,在修建新安江水库大坝期间,对库区森林进行了皆伐,为水库建成后所形成的片段化景观中的“岛屿”以及邻近“大陆”的植物群落构建创造了相似的起点。50多年后,本研究从物种、谱系结构和功能性状等角度出发,探索了千岛湖地区的岛屿以及邻近大陆的森林群落的构建过程以及岛屿和邻近大陆的森林群落是如何分化的。本研究在千岛湖库区共调查了26个岛屿和26个邻近大陆样地的木本植物群落(> 46,000DBH ≥ 1 cm的个体,隶属于91种)并测量了91种植物的12种功能性状,使用了方差分解的方法来区分物种组成差异的主要环境和空间驱动因子,并用广义线性模型来探究岛屿和大陆样地功能性状和谱系结构对潜在的环境梯度的响应。研究发现,岛屿样地和大陆样地的物种组成存在显著差异。方差分解表明岛屿样地物种组成主要受局域环境因子影响,表明环境过滤的重要性,但是大陆样地间物种组成主要受空间变量的影响。12个功能性状中有10个功能性状的群落加权平均值在岛屿样地和大陆样地间存在显著差异。此外,大多数性状沿着土壤肥力梯度表现出了显著的变化,且与生境(岛屿vs.大陆)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上述发现强烈表明在片段化生境中性状-环境关系出现了分化,这对于理解如今全球范围内较为普遍的生境片段化背景下群落构建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上述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在生物多样性领域的高水平学术刊物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s上。实验室博士生仲磊为第一作者,于明坚教授为通讯作者,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及生命系统稳态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论文第一作者单位。

论文:

Zhong, L., Didham, R. K., Liu, J., Jin, Y., & Yu, M.* (2021). Community re-assembly and divergence of woody plant traits in an island–mainland system after more than 50 years of regeneration. 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s, https://doi. org/10.1111/ddi.13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