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两山”理论的指导可以为贫困地区带来新的发展视角。为了引领广大党员深入基层,了解农村发展,在实践中培养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2020年11月7日遗传二团支部来到安吉余村,开展了“感悟两山理论,学习脱贫攻坚”的主题团日活动。本次活动由德育导师王君晖老师带队,共计15名共青团员参加了本次活动。浙江大学党建基地余村的新宣讲员也参加了此次培训。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先参观了“两山”纪念石碑,随后又观看了纪录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通过了解余村的过去和现在,深入体会“两山”理论在安吉的生动实践,切实感受习总书记“两山”理论对余村发展带来的巨大影响。
余村三面环山,占地4.86平方公里,上世纪70年代中期,村里凭借丰富的石灰岩资源,开始炸山采矿、建水泥厂,用石灰换取粮食。虽然经济收入得到了提升但好景不长,村民很快尝到了苦头,余村变得溪流浑浊,烟尘漫天,刺鼻的二氧化硫气体时刻危险着村民的健康,恶化的生存环境就像一把剑一样悬在余村人的头上。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考察余村,在余村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在两山理论的指引下,余村改变了发展模式,短短十年间余村实现从“卖石头”到“卖风景”的华丽转身!近几年,游客越来越多,村民也越来越富。从2005年到2019年村集体收入从91万跃升至521万,村民人均收入从8732元跃升至49598元。
贫困地区自然条件存在显著的两极分化现象,要么开垦过度、条件恶劣,要么地处偏远、生态原始。然而,无论何种境遇,都应与“两山”理论的发展宗旨相吻合。“两山”理论最大的特点是从发展本质上提出一条生态资源价值与经济社会文化价值的内部转化通道,通过多元化的市场途径带动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最终摆脱贫困。在实践中,各地通过借助自身生态资源优势,从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途径开辟了兼顾生态与经济的长效发展模式,践行“两山”理论下的脱贫行动。
通过此次团日活动,团员们对“两山”理论、对“两山”理论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的作用,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进一步加深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
撰稿:周晨露
摄影:周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