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所张舒群/徐娟团队在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发表综述论文

来源: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文网 时间:2018-05-11 阅读量:1680

5月10,著名综述杂志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 (IF5=7.8)在线发表了我院植物所张舒群/徐娟实验室论文Conveying endogenous and exogenous signals: MAPK cascades in plant growth and defense。该论文综述凝练了近年MAPK级联信号在植物生长及抗病调控领域中的主要研究进展,并对植物MAPK底物的认定提出了新标准。
植物MAPK级联信号在植物抗病过程中的重要调控作用很早就被认识,MPK3/MPK6/MPK4三个核心成员调控了多个抗病相关的过程,包括乙烯的合成,植保素合成,抗病活性的次生代谢物质合成,气孔免疫,HR反应,抗病基因表达等等。同时,MAPK级联信号对于植物生长发育的多个过程也是不可或缺,包括合子的第一次不对称分裂、胚胎发育、气孔分化、植物分枝、花序形态建成、花粉发育、花粉管导向等等。各研究领域的学者通常对一个生理过程的调控从不同的角度入手,从而使得大家从多层次了解某一生理过程的调控网络。因此结合其他课题组的研究,我们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综述了MAPK级联信号在植物生长发育及抗病中的调控作用:
1. MAPK级联是植物细胞表面受体下游的高度保守的核心信号组分之一。
2. 植物感受自身生长发育信号以及外源环境信号通常交汇在MAPK级联,因此可能通过MAPK级联协调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对逆境的响应。MAPK级联与植物激素合成与信号之间的互作是其中重要的机制之一。
3. MAPK级联调控某一生理过程的信号特异性主要依赖于特异的上游配体-受体信号(ligand-receptor pairs)以及特异的下游底物。
4.细胞表面受体与MAPK级联之间的信号组分的鉴定对理解MAPK级联的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5. 酵母双杂交筛选及高通量的磷酸化蛋白质组学鉴定出的MPK3/MPK6底物有上百之多,但有明确生化及体内证据、且有功能分析的MPK3/MPK6的底物屈指可数。对于植物中的MAPK底物的认定一直没有统一的标准,在本论文中我们提出了认定植物MAPK底物的一些条件,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博士生张梦梦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博士后苏建斌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张舒群教授、徐娟副教授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相关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的支持。
Zhang M#, Su J#, Zhang Y, Xu J*and Zhang S.* (2018) Conveying endogenous and exogenous signals: MAPK cascades in plant growth and defense. 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45: 1-10. https://doi.org/10.1016/j.pbi.2018.04.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