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况
浙江大学遗传与再生生物学研究所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5人、高级讲师1人,其中含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项目获得者、浙江省特聘专家、浙江省“151人才工程”获得者等。
浙江大学遗传学科源自1937年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谈家桢先生担任浙江大学生物系教授时,率先开展了遗传学的教学和研究,培养了徐道觉、施履吉、盛祖嘉、刘祖洞等一批国内外著名的遗传学家,为中国的遗传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陈士怡教授开拓了酵母遗传学暨线粒体遗传学。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浙江大学遗传学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95年建立浙江省细胞与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遗传学博士学位授予点、2005年批准为浙江省重点学科,培养了杨焕明院士、徐国良院士等一批杰出的生物学家。
研究所现建有遗传学浙江省重点学科、浙江省细胞与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主持承担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和人才项目,以及一批省部级重点研究项目。研究成果获国家海洋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二等奖、浙江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励多项。在Nature、Cell、Nature Cell Biology、Molecular Cell、J Exp Med、Hepat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The EMBO Journal、Circulation Research、PNAS、J Am CollCardiol、Autophagy、PLoS Genetics、Cancer Research、Trends in Plant Science、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等SCI学术期刊发表大量重要论文。
二、研究领域
1.疾病基因鉴定、与疾病iPSCs的基础和转化:发现并鉴定肥厚型心肌病、聋病等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或致病突变,构建疾病特异性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及其定向分化细胞模型等,开展疾病发病机制和防治研究;
2.心血管疾病的分子病理机制:解析蛋白翻译后SUMO化修饰在血管重塑中的重要生理病理地位和作用机制,确定蛋白翻译后水平为血管疾病研究的新方向,并围绕羊膜上皮干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等围产期干细胞开展治疗研究;
3.干细胞分化调控及分子免疫学:研究胚胎和成体干细胞定向分化调控技术、干细胞分化的表观遗传学机制、干细胞移植治疗、组织修复与重建的生物学基础以及天然与适应性免疫的细胞与分子基础、免疫细胞分化发育机理;
4.肿瘤细胞生长分化信号通路:重点关注长链非编码RNAs在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的调节功能及其在肿瘤发生中的分子机制研究,探索并发现新的肿瘤发生发展调控途径与规律,为肿瘤临床诊断与治疗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靶点;
5.植物遗传学:开展大麦(青稞)品质(维生素E和beta-葡聚糖)的代谢工程和抗非生物胁迫(细胞凋亡和细胞自噬方向)的基因工程研究,及miRNA调控植物发育的机理研究。
所 长:严庆丰 教 授 0571-88206646 qfyan@zju.edu.cn
副所长:王君晖 副教授 0571-88206535 junhuiwang@zju.edu.cn
林爱福 研究员 0571-88981750 linaifu@zju.edu.cn